长岛渔号,是一代代渔民在风浪中创造的闯海歌,是传唱了300多年的海上“信天游”。人们在领唱、和唱中统一步调,在声声呐喊中凝聚力量。今天,机器取代了人力,渔号成为了非遗。然而,这一领一和、一呼一应之中,人们甘愿为建设家园而辛劳付出的努力,从古至今,从未改变。
突如其来的狂风大潮,袭击了长山列岛。北长山岛的村民孔庆海担心海上养殖区的灾情,一夜无眠。一早,他就开船赶往自家的养殖区,有些养殖户损失近一百万。幸运的是,孔庆海家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些。他家只坏了四行架子,估计损失七八万。他和妻子积极进行了补救,把损失降到了最小。不管大灾、小灾,人们总会用辛苦劳作弥补损失,把丰收的希望留在未来。
近几年,长岛实行近海岸养殖腾退政策,近海岸一公里内禁止养殖。孔庆海在近海养殖的100多亩牡蛎被拆除。尽管心里有些不理解,孔庆海还是将养殖区搬到了离岸10公里之外的远海。近年来,长岛腾退近海养殖1.8万亩,修复清理海岸线89公里。在这里,“山、水、林、海、城”被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。
(资料图片)
自古以来,海岛人靠海吃海,童子学操舟,老人擅结网,处处闻渔号,村村有渔港,捕鱼几乎是他们生计的全部。但由于现代船舶和大型网具的过度使用,20世纪90年代后,渤海经济鱼类数量持续减少,出海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少。大黑山岛的周树明和妻子是一对专捕鲅鱼的夫妻搭档,当地人称之为“夫妻船”。捕鱼近50年,他一直延续着海岛传统的捕捞方式。他的流网长达两公里,网眼大,专捕鲅鱼,不伤小鱼。靠着这门传统手艺,他们把一双儿女抚养成才。周树明经历过“一网金,二网银,三网拉上个聚宝盆”的美好岁月,也经历过“海荒了,岛穷了”的迷茫时刻。
现在,最令他开心的是,那片熟悉的海又回来了。半年后,年近七旬的周树明接受了儿女的劝说。尽管有太多的不舍,他还是决定收网上岸,不再出海。长山列岛最后一条专捕鲅鱼的“夫妻船”和大海告别了。
五月,大钦岛进入海带收获季。人们熟悉春种秋收、夏耘冬藏,但这些规律在海岛上并不适用,甚至截然相反。虽说农时不同,但人们为丰收付出的辛劳并无二致。每年十一月,海带夹苗的这段日子,都是唐家安最辛苦的时候,起早贪黑,这是一份需要细致和耐心的辛苦活。今年,他养殖面积达到100亩,总共4000绳,这创下他二十多年来个人最高纪录。今年,一级海带卖到了20多元一斤,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好价格。
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带出口国,而大钦岛出口的海带一级品,占全国出口量的七成左右。大钦岛海带养殖历史已近70年,养殖面积11000多亩。岛上4个村落、4000多人,绝大多数围着海带转。耕海和种田一样,都是用汗水浇灌希望,用辛劳换取收获。
吴世伦,是小钦岛的海珍品采捕人,当地人叫“猛子”。吴世伦春夏捞海胆冬季捕海参鲍鱼,在20米的深水中,一次潜水一个多小时。妻子儿子是他最大的牵挂。吴世伦初中毕业后,他先是在远洋捕捞船上打工,后来才做了“猛子”,这一干就是十年。海珍品采捕是一份危险又辛苦的工作,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,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干这种活。吴世伦目前是小钦岛村唯一坚持下海的“猛子”。
小钦岛,只有一个村子,近300户800多人,同时也是乡政府驻地。“一岛、一村、一乡”,这是长岛因地制宜的特殊建制。同样因地制宜的是,小钦岛村海区没有包产到户,而是实行集体经济。吴世伦多下一次海,村里就多一份收入。如今,海岛人遵循着严格的采捕标准。不到4两的海参、不到8公分的鲍鱼,都挑选出来,再次投回大海,继续生长。
进入腊月,到了海鲜价格最好的时候。岛上的人们都在忙碌着,风里浪里一整年,一定要创个好年景。在相对封闭的海岛环境中,人们更渴望团圆,更喜欢热闹。过年啦,海岛人享受着阖家欢乐的幸福时光。春节的意义,就是在无休无止的时间长河里划出一个节点,提醒人们告别过往的辛劳、期待来年的美好。
“如果人间有仙境,那一定是长岛的样子。”纪录片《长山列岛》第二集《耕海人家》将于11月18日19:30在山东卫视播出,敬请期待。